①人工湿地:在河流的支流或者河流缓冲带建立人工湿地,构成河流—湿地耦合系统,一方面可以储存一定的水量,降低洪水时水流对下流的冲击。另一方面受污染的水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的沉降、渗透、微生物分解、植物吸收,吸收汞和砷等危害元素、有利于净化水质。
②水土防治:为了防治水土流失,采取木桩—碎石—植物的生态护岸方式。减少成本、材料运费,并和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。这一系统也可以为生物提供生存的环境。
③河内修饰:可以将河流配置成浅滩—深潭相结合的方式。在水流缓,水浅的地方放置一些鹅卵石,可供人在河中嬉戏。在水深的地方,可以加以挖掘,供鱼类生活。此外,可以在河流中制作一些梯度,使水流变得活跃,增加水的动态和水的含氧量。
④动物放养:可以在水中投放一些鱼类、蛙蟾类、蛇、龟等等。一方面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,一方面增加河流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。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能量的循环。